教育思想大讨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jwc@mail.hzau.edu.cn
  bet365vip的主题是“实践 创新 融合 提升”。即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构建和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详细

工作简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
《教育思想大讨论简报》第6期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文章来源:
 

教育思想大讨论

 

6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1110

 


本期导读:
【领导报告】陈兴荣副校长出席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专题研讨会并讲话
【学者论教】王石平、曹凑贵、匡汉晖、黄巧云等谈科教融合、学术育人
【学院动态】动科动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管土管学院等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教融合
【实践专题】华中农业大学与武穴市共建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探索
 
陈兴荣副校长出席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专题研讨会并讲话

112下午,学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2011年教育思想大讨论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专题研讨会。相关职能部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各学院(部)教师代表、教研室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等参加了讨论会。教育思想大讨论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江珩主持会议,陈兴荣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兴荣副校长指出,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将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作为重要的议题加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研讨会既是对过去我校办学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今后我校办学坚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新的动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学校层面,我们明确提出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的命题,在我校的办学史上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只要我们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在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那么这项工作必将成为华中农业大学今后办学新的特色和新的优势。对此,他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教融合,学术育人重要意义的认识

1.坚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是全面履行高等学校职能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他提出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还提出必须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支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这些要求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面向新的世纪,进一步明晰了高等教育的定位,这对我校实践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对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引领、重要的途径,必将对高校全面履行社会职责产生重大作用。

2.坚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是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在第七次党代会、第八次党代会上,我校分别提出了建校120周年和建校150周年两个中长期发展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是我校重要的奋斗目标,这与教学型高校自然有质的区别和量的区别。研究型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特点是科研引领,用科研支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应有之意,也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还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身上应有的特质。坚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对我校实现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坚持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现实途径。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等等。这些质量的提升,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是重要的现实途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现实,超越现实,尊重历史,超越历史,面向未来,引领未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我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我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我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二,要客观估价学校科教融合的现状和水平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方面也积累了有益经验,特别是在我校率先成为研究型学院的单位。科教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一种现实、一种传统、一种共识,尤其是我校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结合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

这些都是一些好的方面,但应该看到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平衡、思想不统一、工作实践参差不齐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教融合的理念还未完全统一,尤其是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科教融合还未成为全校共同的认识、共同的行动。

2.科技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体制和机制还未很好地建立起来。一方面,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始终短缺,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科技资源与教学资源相分离、相孤立的现象不同程度、不同领域地广泛存在。因此,如何把科技资源很好的转化为教学资源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学校、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正在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出有益的探索。1026,也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申报国家级农科教结合人才培养基地的签约仪式,这在科教融合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3.体制、机制的问题。科教能否融合、科技资源能否很好的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始终贯彻用研究性方法开展人才培养等问题,关键在人,核心在于体制、机制,尤其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体制、机制,不建立这些体制、机制,单靠部分教师的自发行为,是不可能成为学校的主流和风气的。

第三,要强化意识,形成共识,加强领导,优化机制,努力使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

1.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的理念。

2.要进一步挖掘科教融合的资源,努力把教学资源、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可利用的总的资源。

3.要大胆的进行体制、机制的探索。

从主体上来说,科教融合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每一个教师和干部,推而广之包括每一个工作人员;二是每个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包括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级各类研发中心等基本单位;三是学校层面。只有这三个层面正向联动,才能使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真正成为一种风尚和主流,通过校内协同来推进这项工作向前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要进一步强化这种理念,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学院和各级研发机构来说,要审视本单位在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也要审视发展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贯彻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的理念。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校层面,也就是华中农业大学的职能部门,履行某方面的职能,根据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的理念审视现有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也要审视部门的管理理念、工作方法,努力根据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通过改革使各个学院、广大教师在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方面能够做得更为顺畅、更为通达,从而提升工作水平。

会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积极为学校的教育发展事业献计献策。陈兴荣副校长高度肯定了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大家的建议,认真地进行研究。教育思想大讨论告一段落以后,要出台一些相关规章制度,各部门要充分吸纳在各种场合、通过各个渠道,包括我们今天通过这种方式吸收的意见。

他强调,教育思想大讨论现在已进行到关键时期,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是华中农业大学现阶段的重要理念和模式,希望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机制,努力使科教融合,学术育人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华中农业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陈兴荣副校长讲话录音整理)

【学者论教】

国家教学名师王石平教授:从思维训练着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科教融合在生科院提出的时间比较早,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都是这样在做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一个办法就是把科研的最新进展融入到课堂中。但是,总的来说,我感觉在课堂上学生还是被动的学习,比如上理论课,学生主要是听,虽然老师可能会提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但这个思考也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仅是围绕老师提的问题思考。

另外,实验课也是同样的情况,实际上也是被动学习。实验课可以分为三种,大部分实验中,学生只是通过实验来重复他们在理论课上已知的结论;第二种情况是做实验的学生可能不知道结果,但是老师已经把程序、做法定下来,学生只要照着实验指导做实验,只有通过实验以后才知道结果;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学生自己提出来一个实验内容,或称作一个小课题,然后根据他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来回答,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当然,在实验课里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第三种是很困难的,教师每年带新研究生,通常先让他们跟着师兄师姐学习课题组经常使用的基本实验技能,以此让学生了解大家都在做什么。之后我会告诉学生我们要安排课题了,给他几天时间根据所学在课题组的大方向下想出来一个课题,再来讨论可不可行、是否采纳。但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学生这样提出过。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在你给他布置了课题后,又将这个课题进行拓展,进而增加了很多内容。因此,大学生实验课要做到第三种是比较困难的,但也不是绝对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科普的能力,或者说当学生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他要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能随大流。

生科院一直提倡本科生提早进入课题做课题研究,从中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学生二年级开始进入课题组,但往往与本科毕业论文结合到一起,这样做效果不太好。因为做科研有时候是非常枯燥的工作,刚开始学生可能有好奇心,但久而久之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就会觉得枯燥,慢慢的就不来了,或者来的时间很少,虽然最后他还是要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但效果并不太好,我认为这并没有真正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的。

对此我有一点建议,因为我们实行学分制,那么能不能想个题目,吸引少数学生,使他们在学好本科课程以外,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加入到课题组,自己做一个小课题。为确保实验时间,最好实行签到制。然后,根据学生投入时间的多少拿学分,每学期写一篇研究进展报告,一方面他们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时间久了他们可以像小老师一样对新进学生进行科普,还有他们可以与研究生一起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有考核的让部分学生加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使他们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课堂上,我有这样一个体会:虽然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知识中,或者将在文献里看到的其他人的近期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中,但我们不仅是介绍科研成果、新的发现,还有向学生介绍获得这一成果的研究思路、技术途径。我认为后者可能更重要,因为如果老师仅仅给学生讲授成果,学生可能只是增加了一些专业知识,但若是增加研究方法、思路以及技术途径,学生可能就会受益更多。

国家教学名师曹凑贵教授:科研是源,教学是流

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认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可以促进科研,科研可以提升教学。要进一步理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实践和改革。

第一,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的管理还比较死板,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对每一个学生要求都是一样的。此外,课程改革的空间还不大,如考试的试卷一定要有五种题型,没有五种题型就不合格;毕业论文呈现八股式,一定要有翻译、前言等等,这样容易造成老师、学生为了规定和要求而去拼凑、甚至造假,缺乏科学性和个性。我认为这些都应当可以适当放宽。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该放的就放,该规范的就规范,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建立一个灵活性培养、个性化管理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植科院近几年也做了一些探讨,探索了1+32+22.5+1.5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1+3就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进行基础理论课学习,后3年跟老师进入课题研究,边研究边学习。为了避免学分要求产生的影响,我们采用硕彦计划,学生在一年级以后就开始选拔进实验室;2+2模式,即前2年的学习以后,第3年开始跟导师学习,比如张之洞班和创新实验项目;2.5+1.5是多年来农学、植保一直沿用的模式,即后1.5年做毕业论文。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受导师和科研团队指导、早开展科学研究,要把整个基础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比例从2.5+1.5逐渐向2+2甚至向1+3转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我们所说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走上1+3的培养模式。

第二,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当前我校的课程还比较少,课程安排也较死板,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学生上课抄笔记、拷PPT,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是被动的完成学分要求,学习缺乏主动性,主要原因是大课堂、大课程、大灌输。所以我建议,一是加强小课建设,鼓励老师把学科前沿、新学科、新增长点、新方向以进展课、讨论课的方式开课,鼓励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上讲台;二是小课堂开课,老师少的话,可以发动讲师、博士,实行助教制、分课堂制,采用教授主讲讲大课、助教辅导分小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研究生;三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教学要发挥学生自学能力,考试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课程体系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第三,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培养青年教师。由于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依据老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及科研成果,教学工作的好坏并不能直接体现出教师工作的实际状况,于是就存在部分老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是中心任务,教学是中心任务,因此教师评价体系应平衡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关系,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潜心教书育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都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在科学研究方面很有一套,但就教学而言则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与产业结合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提高。因此我建议青年教师,不一定开始就直接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先做两三年科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独立研究能力和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跟着课题组其他老师进行听课学习,参与实践。目前,我校校内基地比较少,如何拓展校外基地以及与产业体系、生产实际结合在一起也是培养青年教师很重要的方面。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如果源头势头不高,不会强,不畅、也不会强。如果能通过进一步科研实践,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科研高度,对他以后的教学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长江学者匡汉晖教授:把学生带入到科研中来,注重过程训练,严格把关

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经常会问他们你觉得你上课学到了什么东西之类的问题,这些学生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让我非常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告诉我没学到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学校的问题,可能是整个教育的问题。教学问题的原因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两个: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老师有没有投入教学呢?可能有很多老师特别是教授,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带研究生上,工作就是做科研,总的来说没有多少人会完全投入到教学中去。那么学生呢,问题也是一样的。有多少学生是好学的呢?我在开班会的时候就某门课程问学生有多少人喜欢学,结果没几个人举手。当然,这可能也跟学生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有关。

科教融合,我的理解是怎么把学生带到科研中,或是怎么把科研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我觉得本科生较早有继续深造的想法对科教融合有帮助。真正想上研究生的学生可能会提早通过SRF或其他项目来到实验室。但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要避免功利,不然就不会有效果。对于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评审和操作过程中,老师把关一定要严格,如果只是走过场,这个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就毕业论文我也有一些感触。我来学校三年,每年都参加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我喜欢直接问一个问题:论文中哪部分实验是你做的?结果学生都会回答论文中的内容有些不是自己做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如何评价学生的毕业论文也需要调整。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毕业生,特别是像我们做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学生几个月就做出创新性结果,这是不可能的,分子生物学的学生没做几年工作不可能有成果的。毕业论文应注重的是让学生得到相关的训练,了解什么是科研,如何开展科研。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似乎学生不出成果或者结果,就不叫做论文,于是就只有抄袭,这不是我们要做毕业论文的真正目的。毕业论文是科教融合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应该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让学生做好毕业论文。

对研究生来说,谈到科教融合,我认为要着重强调。研究生投入在实验室的时间很多,做了大量科研工作。但是我参加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时候,感觉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很浅,也许他做的毕业论文、发的文章很好,但是当你深入问他一些问题时,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说明他做的那些东西很可能就是导师的想法,自己没有深入思考。老师在课程或课题上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此,我建议要加强研究生教学。

我认为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付出一点,不能每门课都只是写一篇综述,应该加以引导。比如老师可以自己想一个题目,要求学生用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研究方向写一篇文章,促使他去查文献、阅读文献。我认为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知识,这对他今后的成才成长都是有益的。

长江学者黄巧云教授:科研教学互动双赢

研究型大学(学院)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这两方面都很重要,要齐头并进。科研做得好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而书教得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交流多了,又会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给科研队伍注入新鲜活力,产出更大的科研成果,所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科研和教学是一种相得益彰、互动双赢的关系。几点体会:

1.坚持承担教学任务,注重编写教材。教授在科研方面积累很多,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成果,为本科生上课、编写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我任职教授以来,每年都承担一门本科生和两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分别主编了一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土壤学》《土壤生物化学》),《土壤学》还获得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2.将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和最新出版专著外,涉及到不同章节的内容,还要向学生介绍本领域国际上活跃的学者及他们实验室的工作情况,以及有关的国际学术交流研究会议。如我主讲的《土壤学》《土壤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既包含了国际前沿的研究进展,也融入了我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情况、最新成果。

3.研究型教学。大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课堂教学如果还是像中学生那样的灌输,是非常乏味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专业英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和技巧,知道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图表、数据),熟悉怎样做好学术报告等等。如设计课堂提问:针对这个问题如何设计研究课题、得到这个实验结果如何分析、这个研究方法如何用到你的课题研究当中等等。

4.注重科教融合,依托科研团队建设教学团队。我们的科研团队是湖北省科研创新团队,今年继续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在土壤界面化学领域,在国内外应该来说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同时我们的团队还是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团队成员科教融合,重视教学,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分不开的。刘凡教授几十年一直承担本科生地质地貌学课程,坚持每年亲自带本科生野外教学实习(九宫山、大冶等地),而且每年的实习都是利用暑假休息时间。他还主编了《地质地貌学》规划教材,主讲的课程获批了国家精品课程。

5.科研基地转化为教学基地。我院咸宁土壤与环境野外试验站,1990年作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试验示范区和研究基地建立以来,一直注重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功效。最初用科研项目经费投资建设,学校拥有自主产权,后期教学适当投入。基地占地7000 m2,有试验和生活用房700m2,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等,有气象站、径流试验场、各类农业试验小区,有全套的电子地图和相关的遥感影像资料,可开展试验观测与调查研究工作。基地能同时容纳60名师生学习和生活。开展的教学实习有水土保持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地理等课程,同时还接纳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我院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2000多名本科生到基地学习,有23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完成了毕业论文。

几点建议:

1.加强研究型教学。与国外相比,我们的课时还是偏多,相应的内容不是很新,不够少而精;大学中进行课堂讨论、布置课堂作业做得还是不够,国外的文献阅读作业是很多的。

2.扩大SRF覆盖面,增加项目经费额度。目前学生申请积极性高,扩大覆盖面可以给学生更多机会。增加项目经费可以提高项目实施实效。一些学生往往半途而废,教师积极性也有待提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3.推动实施--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学习的第三年初(第五学期),安排30%左右的优秀本科生进入重点教师岗位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课题研究。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将同研究生一起进行实验室的课题讨论,定期做学术报告,熟悉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动态,为培养本-硕连读及硕博连读生提供优质生源,通过科教融合,建立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选拔培养创新人才。

 

【学院动态】

动科动医学院加强院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

自学校9月启动教育思想大讨论集中研讨活动以来,动科动医学院紧密围绕实践·创新·融合·提升的主题进行研讨和实践,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915,学院召开了2011年学生教学实习总结表彰大会,35个教学实习团队347人对自今年3月中旬开始的教学实习进行了总结,23个申报优秀教学实习团队的团队负责人进行现场汇报。

1027,学院参加了扬州大学和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创新·责任·合作·发展2011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性与校企合作学生工作新视野论坛,与与会代表共同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学生培养的合作模式与经验。

1028晚,扬翔集团与第三届扬翔班”30余名学生在动科楼举行交流会,扬翔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耀华先生作了一场题为《走进德鲁克的管理世界》的报告。

1030下午,学院利用举行2012届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的机会,邀请学院第三届企业班主任对接单位代表与对接班级班主任,结合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院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主题召开座谈会。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振兴、华扬集团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剑、正大集团武汉正大人力资源部孙凌波等与动科动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向晋文、对接班级班主任、辅导员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和如何发挥企业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各企业班主任对接单位的代表纷纷畅所欲言。利华药业投入部分经费,让学生实习团队以自主模拟企业的运作方式开展实习实践,宁振兴总经理希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杨剑总经理认为,本科生应该多到企业一线实践。无论是学院老师还是企业班主任,都应该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强对行业的了解、减少就业误区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单位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

学院近期先后邀请了北京生泰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江厚生、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庆国、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马德强、扬翔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耀华等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充分发挥企业班主任在导学、导人生、导规划方面的作用。目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动物科学类专业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农科动物类专业大学生教学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和《应对国家新兽医体制的兽医本科教育模式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食科院多措并举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1025下午,食品科技学院在东西湖区山绿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食品贮运保鲜学》课程,授课教师是山绿集团总经理、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胜明,这令110多名20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异常兴奋。

通过在企业上课,同学们不仅切身感受了冷链物流企业的运作氛围,现代化冷库的结构组成、作业环节,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使同学们对整个食品物流及食品贮藏保鲜的发展概况等宏观方面有了初步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下一步,学院将课堂将分成10组,要求同学自行到田间、超市,批发市场购买食品,对食品物流成本、流通环节作进一步分析,了解食品贮运保鲜全过程。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张柱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清章教授,杨书珍、谭军、刘茹、王鲁峰等教师也参加了此次到企业上课的活动。

1027上午,食品科技学院杨仁海、潘思轶等一行6人,到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考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武汉东西湖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柯义方、科技局副局长张昌林、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管委会总工程师王绍英等给予了热情接待。

在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管委会,双方就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协同创新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并初步达成了意向:一是尽快建立学校、园区、企业对接平台,食品科技学院可在园区设立一间办公室,定期组织专家、学生到企业;二是以科技成果开发,学生实践、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联合申报项目等方式进行全面合作;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实施方案和合作机制。双方拟近期组织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的企业在华中农业大学开展食品加工企业家论坛活动,共商湖北省及武汉食品加工发展大计。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的百事、天喔、源香、康之味等公司负责人也参加了座谈交流。

 

经管土管学院通过院级立项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科教融合

1031下午,经管土管学院召开2011年院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会,专题研讨本科教学研究改革工作,11个立项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参加会议。

今年是该院第二年开展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为进一步调动学院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推进科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针对教、学、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改革等四个方面编写了立项指南。本次教学研究立项评审活动是该院结合学校今年开展的实践教学年和以实践·创新·融合·提升为主题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针对当前本科教学工作中重难点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开展的专项研讨交流活动。

【实践专题】

协同创新 校地共建政产学研用多功能平台

   ——华中农业大学与武穴市共建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探索

 

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

一、校地协同开展产学研工作情况

1.校地联合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综合与设计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2.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建设800平米学生宿舍1栋,配套相应的食堂、自习室、培训教室和运动场地;建设600平米教师专家楼1栋;建设能开展作物生产诊断、土壤和作物检测、科研辅助实验室,配备基本实验条件。

3.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4.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与武穴市的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5.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二、校地协同工作成效显著

项目实施以来,年均进入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约40人,每年有50名本科生借助于基地项目开展毕业论文,每年约1000多人次进入基地开展生产认知与体验;借助于基地,学校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开展了科技部、农业部等下达的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国家行业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科研项目;2003年以来,双方合作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审定农作物品种60余个,发表SCI论文138篇,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10余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共建基地示范作用显著。仅2010年以来,接待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12家单位和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宣传效果。

三、校地协同的政产学研用模式探析

武穴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设成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依托平台,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工作,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呈现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动,校地协同,科教融合特点,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

(一)政府主导,协同共建

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和实验室设施。

技术队伍。武穴市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合作共建工作。政府组织武穴市农业局成立了鄂东南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工作专班,抽调技术骨干6人为中心成员,分管局长及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专项负责,局业务骨干技术把关,集成作物栽培、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环境保护、农技推广等学科的技术人才,分工负责,协同合作,形成一支多学科联合、跨专业合作、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成为我校学生进驻实习基地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长远规划。武穴市政府对校地合作做了总体规划。一是扩建作物生产试验田并发挥示范作用,其大田核心区租用农田面积1000亩,示范辐射周围3个乡村近10000亩面积;二是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建立省级标准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现代机械育秧工厂、棉花营养钵苗床、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武穴特色农产品佛手山药的无雨栽培大棚和200亩镢鱼专养水面;三是将进一步加强师生生活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建设。这一规划都配套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校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校主体,科教融合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发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新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该基地,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与规划,以及文法学院的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三)行业主动,合作发展

武穴市农业局、农业推广中心等行业部门与学校有关学院合作始终比较积极、主动,长期以来一直接收学校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学生实习,在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均有科研合作,并积极接收学校农科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结合农业政策调整,武穴市行业部门加强了与学校的合作,双方合作更加深入,合作更注重可持续性、稳定性,实现了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培训、合作推广。双方的合作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学校稳定实习基地、稳定科研基地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直接将双方合作的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提高了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本刊编委:唐铁军 陈晓琳  胡今天  胡芬芬   

本期责编:唐铁军 陈晓琳            审稿: 李寅甲 郑学刚

 

 
 CopyRight@2005-2012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电话:027-87282023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