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jwc@mail.hzau.edu.cn
  bet365vip的主题是“实践 创新 融合 提升”。即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构建和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详细

人物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物访谈
甘霖: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文章来源: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记得在学校组织的师生交流活动中,我们有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流畅,词不达意,学校领导为此十分担忧;也有人反映我校的毕业生扎实、务实、踏实,但也有一部分校友缺乏自信和大气等等,学生成才与发展的问题困扰着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培养有自信、有责任、敢担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必须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用。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是规范与自主的关系。在第一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规范的要求实施规范的课堂教学;学生在第二课堂则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展自主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第一课堂以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第二课堂则强调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也就不能发挥;没有能力的培养,也只是高分低能的机器生产。有了知识的储备,大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有了能力的积累,大学生就可以通过联想构架和本身的经验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是情景与氛围的关系。第一课堂上,教师不仅有教学活动,还有教学情境,学生不仅有学习活动,还有学习情景,良好情境的设计能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课堂不仅让学生有情境的体验,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得到提高。

二、全面审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

我们知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整体。目前,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同步建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向性;二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三是第二课堂活动缺乏高水平教师队伍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四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场地等硬件设施非常缺乏;五是学生个体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更有效引导,一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三、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什么是协同?辞海中对协同有四种解释:谐调一致,和合共同,团结统一,协助、会同和互相配合。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就是要做到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是要以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学风理念指导两者的协同。早在湖北农务学堂创立初期,张之洞便提出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认识论范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就是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学风建设理念能有效统筹知与行、学与用、能力与知识等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要用健全的机制推动两者的协同。要重点建立科学的工作联动机制、学生评价机制,要继续丰富和完善学风建设五个一机制,建议从学校层面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成立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等工作专班,整合有效资源,定期会晤和研讨;要完善学生素质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等素质学分纳入学生必修课学分,要修订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架以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系统。

三是要构建完善的活动体系强化两者的协同。要完善和构建三大活动体系:师生交流活动、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精英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调查,2011届毕业生普遍反映教师仅仅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是不够的。我们要继续开展好共同空间、问学斋、知行苑等师生交流活动,引导专家学者深入学生群体、学生宿舍,传道授业解惑。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素质教育活动平台,以国家创新型实验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为龙头,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毕业见习实习等活动为依托,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以狮子山讲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活动平台;着眼于学生领袖、学术精英、创业英才、特殊专才的培养,深入实施英才培育计划,进一步办好狮子山菁英培训班等,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成才。

 

 

 
 CopyRight@2005-2012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电话:027-87282023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