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
简 报
第8期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1月30日
11月3日-10日,学校召开了主题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校长邓秀新在会上作了题为《凝聚智力同心同德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他指出,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团结、动员全校教职工,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学校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他从加强科学规划,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交叉融合;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大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力度,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事业科学发展以及以“两访两创”活动试点和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八个方面回顾了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五届工会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工作。邓秀新强调,提升办学质量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其生命力所在。他从提高办学质量要树立“四种思想”、提高办学质量要做好“三项研究”、提高办学质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等三个方面谈了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副校长周承早在大会上作了学校“十二五”基本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围绕学校校园规划、建设项目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教务处处长江珩在大会上作了题为《秉承传统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教学工作汇报。报告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并分析了当前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十二五”是创建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营造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探索特色鲜明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坚持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相结合,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探索与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目标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共享、开放的教学平台,努力营造具有华农特色的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
大会全体代表审议并通过了邓秀新校长的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报告、学校“十二五”基本建设情况的报告以及第七届教代会提案督办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校党委书记李忠云作了主题为“强基固本、立责树魂”的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成果,指出为了尽快实现建设目标,必须要在工作中做到“强基固本、立责树魂”。首先,学校工作要以抓好本科人才培养为基础,教师要树立责任意识,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建设富有活力的大学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要建设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包容整合、协同创新,勇于担责、服务师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大学文化。同时,他还强调要把我校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必须与国际接轨,重视精英培养,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促使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李忠云指出,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可持续发展、重视通识教育、重视素质教育、重视投入产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思想理念,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扩大教师队伍。最后,他鼓励广大教职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把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1月6日至7日上午,教代会各参会成员分成10组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围绕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以及结合“2011年教育思想大讨论”等相关活动为主题展开。
【代表言论】
我受代表团委托,就“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卓越师资”这个题目作发言。围绕这个题目,做过一些初步的调研,这里主要谈五个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个观点,建设卓越师资要有战略眼光和紧迫感
我这里所谓的“卓越”,指的是具有卓越的眼光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卓越的人才。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品质。建设卓越师资之于研究型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在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都有深刻阐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容易形成共识,并且已经形成共识。
据学校人事处最近的一项关于教育部署四所农业大学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的比较研究表明:我校专任教师总量(生师比21:1,实际超过24:1)、高级职称比重(58%)、博士学位比例(61%)均不占优势,若放之于综合性大学更处于劣势,而我们在很多领域的竞争对手是所有高水平大学。所以,我要说的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审视我们面临的形势,在创建研究型大学过程中,我们对师资队伍建设应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应更加坚定、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学校“卓越2512人才工程”,建设一支适应研究型大学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卓越师资队伍。
第二个观点,真正落实“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10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大学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大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校高端人才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四所部署农业大学的比较表明:我校在职业成熟层次的45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处于四所院校之末位,高端人才竞争态势将面临巨大压力!作为我校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重要支撑的基础理学学科,在高端人才引进上一直难以破题,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也面临重重困难,近两年,我们接触、面谈、试讲、签约了几十名优秀博士、博士后,但由于学科专业发展平台、工作条件和待遇等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来校的不少,来校了也有少数流失。因此,无论是优势学科,还是非优势学科,都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引进要有更加博大的气量、更加优越的政策、更加超常的举措才行,因为,高端人才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实在是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三个观点,特别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上半年,一项针对理学、文法、外语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明:我校青年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量表得分3.695),职业发展的压力大,对职业发展指导的需求大。青年教师成长和职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从四所部署农业大学专任教师队伍年龄层次结构来看,我校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教师所占比重居四所院校之首,说明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但也预示着我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需求凸显。以理学院为例,现有专任教师144名,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占86%,35岁以下占56%,青年教师培养任务重,职业发展需求大,现有47名教师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的需要与诉求,深入研究青年教师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把握好“135”成长阶段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有力度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一年过好教学关”、“三年打好发展平台”、“五年步入职业发展快车道”。建议学校尽快组建教师发展服务中心,为教师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基础学科的教师,通过开放课题、开放经费、开放实验台,吸引有潜力的基础学科教师进入重点学科、重点团队和重大项目,促进基础学科与农业、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我认为此举很值得赞赏。
第四个观点,坚持不懈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国际化是学校“十二五”确立的五大重点战略之一,国际化水平不高是我校须重点破解的难题。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观念、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的平台、国际化的机制,将为学校赢得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应大力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交流。
以理学院为例,到目前为止,理学院具有连续10个月以上海外研修经历的在职教师只有10位,另有2位正在国外研修。然而,我们所涉及的数理化等基础理学学科,其建设与发展水平是要在世界范围考量的,具有很强的国际比较性。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还是应该克服困难,积极争取机会、创造条件,坚持不懈让教师赴海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研修、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据了解,学校将出台政策,把国家公派计划、合作科研、自费出国研修等统一纳入学校资助范围,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政策上的倾斜,这将是一项很得力的举措!
第五个观点,建设卓越师资要有更加人本化的管理和服务
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举措,关键在于认真落实。职称评审、岗位评聘、各类人才计划等具有很强的“杠杆”导向,各类奖励、评优、晋升制度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分类指导,坚持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更好地发挥政策与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各学科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如:招生规模扩大而引发不少学科特别是公共基础学科教师形成了一个“尴尬”的群体,面临教学与科研的“转型”,我们应研究教师结构性分流的政策措施,让教师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应该是职业发展的纵轴和横轴,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要像重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一样重视教学能力的培养,要像培育科研团队一样来培植教学团队。如:针对部分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建议每年单列指标,通过“直通车”方式,让一批在一线教学中出类拔萃的青年教师直接晋升副教授,调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成就感。
(理学院 程华东)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夯实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
大学公共基础课作为面向一、二年级所有或某一学科大类学生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接受良好大学教育的开端,承担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学校充分认识公共基础课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大投入、建设师资、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学科竞赛、各项体育赛事、国家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彰显了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价值追求和众多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教师辛勤探索的丰硕成果。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按照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导向,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以分级教学为基础,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利用丰富网络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英语教师不断加深对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提高学生英语表达交流能力意义的认识,积极适应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多人在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全国性英语教学大赛湖北赛区决赛上获得一等奖。
站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我校由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要求、更广的视野、更新的目标审视我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我们发现我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在多个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与高中阶段教育有效衔接不够,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辅助手段相对缺乏,大学教育“中学化”的现象在一些课程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资源的限制。为此,在这里提出进一步深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定位。按照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精英教育理念,把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前沿性和创新性作为教学标准,把握各门课程不同性质和特征,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提高与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结合度,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着力解决学生在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习模式构建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将课程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把握课程学科知识发展逻辑和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增强有效教学的意识,走内涵式教学改革之路。我校公共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比例已经较高,在削减课时总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各科教学内容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外延式改革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增强有效教学意识,使师生共同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一定时间内,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获得整合,从而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走内涵式教学改革之路,这是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目前我校本科生规模较大,学习同一学科课程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受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人们对公共基础课认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班规模偏大,教师很难照顾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只能按照自己的预设一讲到底,师生互动、教学反馈、课堂探究等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合理控制班级规模,对学生差异较大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进一步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对不同学生在教学起点、内容难度、学时学分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提高我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自我调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组曾做过一个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年级学生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和课堂学习投入度普遍低于二年级学生。同时,各年级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学习比较被动。这一倾向性特征也在其它公共基础课中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自我调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科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指导学生合理确定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基本的信息选择技术和选择学习方法的策略,使学生学会对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的管理,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五、加强制度设计与创新,整体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结构、教材使用、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综合测评、资源条件保障、教师精力投入与专业培训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整体提升制度设计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促进教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努力追求教学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外国语学院 刘朝晖)
对我校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是学校立校之本。重视教学、关注质量,是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过去,我校一批老教授、知名大家,虽然年事已高,仍亲自讲授本科课程,亲自指导学生实验、实习、调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华农人;广大教师勤奋敬业、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涌现出一个个优质课堂、一门门精品课程及一批教学名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农林院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但是,如果从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从代表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使命和责任方面思考,从我校当前整个教学状况看,则需要重新审视和认真分析,当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观与政策导向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真正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前,我们还有不少课堂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单向知识传输,教学方式还是“单口秀”,教学手段就是播放PPT,教学目标就是完成工作量,教师很想尝试教学互动,学生无人应声的尴尬也就减弱了教师讲课的热情。
相当部分学生的听课和学习判断标准,往往只是狭隘而功利地考虑课程和知识对自己就业的直接用处,怎样才能较容易地获得学分,学习方式就是听课、背笔记、考试、拿学分。
而我们部分的管理制度,有些过于僵硬的教学管理要求,有时束缚了教师改革课堂的手脚,科研的硬分数和教学的软指标有时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感到选择的茫然,教改和实验(实践)的精力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使教师逐步丧失教改和指导学生实验的兴趣,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教师,因为没有了刚性的教学要求,不少已悄然退出一线讲台。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在观念更新,方式转变、制度安排方面有大的突破,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学生主体观。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或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学生应从受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转变。教师要真诚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优秀,不要总是怀疑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将保证不了,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要从教学制度的安排和教师的心态上,尽可能减少单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时间,给予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问题、完成开放式作业的时间。当然,要同时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机制。
二是导学优先观。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的基础在导学。教师应当把功课做在课下,从备“课堂”转变到备“学生”。要通过授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联动,与学生开展交往和沟通,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思想、解决学生困难,通过加强入学引导、专业启蒙、兴趣挖掘,不断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自觉获取知识、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解决了课下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信任感、认同感就一定能转化成为课堂上心与心的交流、知识传递的强大动力。很多课堂效果好的教师都这样认为。
三是教师培育观。教学工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专业工作。因此,加强新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体会和把握教学艺术,十分必要,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既要重视入职教育,更要强调教师对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了解与掌握。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包括课堂提问、观察、决策、互动等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选择方法、合作学习、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四是爱心传递观。教学是一门爱的艺术。要充分尊重、关爱我们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通过爱心传递,使我们的教师把爱和激情带到课堂,传递给学生。
五是教学激励观。学校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鼓励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倡导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塑造,大力宣传表彰课堂教学示范典型。建立科学的教师岗位职责评价和激励机制,如青年教师入职初期助教制度(助教仍应计算工作量)、高职称教师上讲台面向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年度基本教学工作量制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和考评,在科研等基本工作完成条件下,多年教学优秀(包括所有学科、专业)的教师,一样可评定副教授、教授职称;同时,从教学管理方面,恰当把握严格管理和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关系,赋予教师教学较大自主权,承认教师导学的工作量,在政策和经费保证、教学硬件条件创造上,给探究式教学、研究型学习更大的支持。
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校已有成功的尝试,作为学院和教师应尽快行动,积极推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学校要积极鼓励课堂教改试点、示范。我认为,只要我们具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感,充满教学改革成功的自信心,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管理,积极实践,持之以恒地努力,我校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大改观,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会有大提高。
(园艺林学学院 彭彬)
【人物专访】
值此教育思想大讨论进入深入研讨阶段之际,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硕教育有效衔接以及教育国际化等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采访了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副校长张献龙教授。张献龙教授认为,当前人才培养的主题是质量与创新,应参照国际人才培养标准,统筹做好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考一:针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足等问题,应多措并举加强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要素是质量和创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研究生在质量上还需要很大提高,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体系,一个是研究生自我培养的自悟能力。我们的培养体系还比较僵化,甚至是延续了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模式,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没有突显出研究生特色,缺少创新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教育,仍然是传授成型的知识,而缺少分析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导师如何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思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实现导师与学生的协同创新,需要导师与研究生有共同的、浓厚的学术兴趣和研发激情。研究生自悟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要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的能力,必须有目标、有规划、有行动,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上做工作。首先是强调导师的责任,导师应该倾注培养责任,在研究设计、思想、技术、社会锻炼、学术活动、个人修养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品德修养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创新精神。其次是研究生必须具有创新的自觉性,研究生要有明确的学术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第三是建立创新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应多讲为什么,而不是总在讲是什么。研究生要多一些进展课、讨论课、研究方法课、经典文献解读课。研究生的授课教师不应该局限在本校,要把眼光放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有选择的挑选教师讲课或做学术报告,这样才能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第四是培养研究生阅读文献、加工文献、批判文献、利用文献的能力,一些研究生读完文献后只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不知道文献给他带来了什么启发,更难知道众多的文献中暗示的创新性学术思想。因此,课题组的学术交流很重要,大家共同对文献解析,充实提高自己的研究思想。第五就是要建立研究生交叉研究平台,要鼓励研究生利用学科外的思想、技术方法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学科交叉创新在现在的学术创新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最后想谈一点就是研究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研究生应该十分熟悉国际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要能够预测今后的研究热点,主动调整自己的研究生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才能保证做出创新性结果。当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还与很多因素有关,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但关键还是研究生自己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激情。
思考二:就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以及二者有效衔接等问题,学校应整体设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规划,管理联动,机制创新。
研究型大学尤其要重视本科生培养,没有优质的本科教育就不可能有优质的研究生生源。我校现有本科生接近18000多名,研究生7000多名,如何统筹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将优秀本科生尽快培养成优秀研究生,对于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很重要。为此,有针对性的在本科阶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我校的理科基地班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理科基地班由于与研究生衔接了起来,本科生较早接触科研,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显较高。最近我校推出的张之洞班、植物科技学院的硕彦计划等都将促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随着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每年我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生的指标还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在有条件的专业试行3+3的本硕贯通式的培养。比如,我校的兽医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食品工程硕士都很受欢迎,如果实行本硕连读,学生可在第4年进入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后两年从事论文研究,相对延长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可以有效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思考三:关于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国际化,应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的问题,要以国际标准办学和培养人才。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了数量增长阶段,处于一个以质量为中心的教育转型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教育思想进行审视,对教育方式和培养结构进行改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竞争人才的需求将日益迫切,教育国际化必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不能再仅以自己的标准办学,要以国际标准办学。在国际化过程中,首先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次就是要创造多样化平台,促进学生交流的;此外,还要提高高校本身接纳国际留学生的能力或吸引力,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识。在办学方式上,要充分使用各种渠道和资源,促进我们的学生走出去,把国际上的学生请进来。要利用好国家留学政策支持,把更多的学生送到国外著名大学学习;也可以利用大学之间的短期交流互访、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鼓励导师利用科研经费的国际交流预算支出送研究生在国外做短期合作研究,促进我校教师与国外教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合作研究伙伴,有利于开阔研究视野。同时,我们要加强留学生课程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留学生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导师队伍,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我校学习,提高我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实践专题】
依托学科竞赛 创新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
——工学院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纪实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工作,工学院以此为契机,以生为本,不断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
与2005年相比,学科竞赛取得长足发展。在机械创新大赛中,2006年仅获湖北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0年获湖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电子设计大赛中,2005年仅获湖北省二等奖2项;2009年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0年获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地区特等奖,大陆赛区一等奖,海峡两岸总决赛一等奖,高云老师荣获卓越导师奖称号。此外,2006年以来,工学院本科生还获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获得授权专利25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7篇。
工学院2011届本科生陶海龙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连续两次荣获湖北省挑战杯一等奖、武汉市首届“天虹杯”发明创新大赛金奖,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曾被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导,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亲切接见。
回顾近年来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历程,以上成绩可以归因以下举措:
一、加大投入,改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条件
近年来,在学校重点扶植和发展工科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加大了对工科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底子薄,经费仍非常有限。工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优先投入与本科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先后组建了电子设计大赛实验室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电子设计大赛实验室面积200余平方米,拥有各种检测仪器、实训器件总价值80余万元,可以同时容纳100名左右学生开展电子设计活动。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面积150余平方米,购置了小型车床、钻床、钳工工作台、电焊机等常用加工实验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加工手段,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开展小型机械制作,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同时,工学院拥有150台计算机的学院计算机房长年对大学生免费开放。虽然总体条件仍然比较艰苦,但是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热情,保障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课内外结合,完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按照“加强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发展个性”等原则,构建了“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外结合,强化综合训练和科技创新。认知与基础环节以学生基本机、电操作技能训练和观摩为主。体验与综合以现场操作为主,强调实训内容的综合性。例如学院将原分散于各门课程的实验实习环节,整合为了电工电子学实验与实习、机械制造基础综合实验、机构创新综合实验、机械学综合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课程,避免了内容的重复脱节、突出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研究与创新环节以课外为主渠道。近3年,依托学院、学校、国家三级大学科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体系,工学院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0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60项,学院自主立项项目80项,参与学生500余人次。
三、学赛结合,建立系统性、常态化训练机制
学院按照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思想,将科技创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建立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训练、竞赛相结合,常态化的培训机制。面向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Altera创新设计大赛”等全国或国际性赛事,学院每年组织开展机械制图比赛、机械设计与制造比赛、电子设计与制作比赛等。这些活动不设门槛,面向全院学生,围绕学生所学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开展,学院学生参与率在70%以上,学生寓学于赛,寓学于乐,在全院营造了比、赶、超的良好学习与创新氛围。在学院竞赛基础上,建立了省赛和国赛的选拔与训练机制。以电子设计大赛为例,学院组建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小组和由电子电工专业教师组成专职培训导师团队。每年面向1年级学生,按照自愿参与原则,每年组织2期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学院组织竞赛选拔学生进入电赛实验室,按高低年级搭配的方式分成3人1组。实验室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电赛实验室各项训练活动、企业组织的竞赛活动、以及老师部分课题;教师指导小组每周进行1-2次抓专题辅导;在竞赛前2个月(暑假)则针对参赛学生进行集训。整个过程坚持教师辅导全年不间断,学生四年训练不断线,并逐步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辅导与学生“老”带“新”相结合的组织模式。
四、制定政策,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校和学院大胆改革,突破传统制度框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鼓励教师精心指导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方面: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规定,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并成功组队参赛者,可以免修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践等5门课程;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获得电子设计大赛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省级一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以上者,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各级奖励,可以视奖励层次抵消不同数量的选修课学分。教师方面:学院规定,指导团队参加学科竞赛或指导完成创新实践项目,可折算成一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省级及以上一等奖可等同于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此外,学院多方联动,全力支持竞赛活动,如在参赛期间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后勤保障,这看是一个小事,却体现学院对学科竞赛、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视,在客观上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全院营造出了重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氛围。
|
本期责编:唐铁军 陈晓琳 审稿:江珩 李寅甲 郑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