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了20位同志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非常高兴。各单位的安排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大局意识,体现了虚实结合的原则,也体现了部门和单位联动,这说明前期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有了前面的工作基础,我认为教育思想大讨论现在应该进入聚焦的阶段。如何聚焦呢?我想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武装思想抓骨干。首先是在座各位是否真正重视,有没有真学习,学了哪些,有没有真正结合实际。武装骨干还包括武装领导班子,各个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都是组长,领导小组要首先带头谈学习收获和体会,围绕主题作辅导报告。思想讨论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武装,领导、高岗教师,专业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都是骨干队伍,本科生、研究生的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是学生中的骨干队伍。以骨干队伍的学习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全局的思想武装和“三育人”的实践变化。
第二,全面审视找不足。刚才有同志提到“反思”,这个词用得很好,要通过反思找出我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总结“十一五”以来我们人才培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不足。要从宏观到微观、从领导到教师、学生和服务与管理诸方面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反思。专业建设负责人、学科建设责任人要全方位、多维度审视我们的本科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在培养精英人才、领袖人才这个层面上来全面审视找不足,看看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是否做到了“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特色发展”。
第三,突出重点抓改革。一定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的实际,突出重点,抓大放小。要从教、学、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把近期要重点解决且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十二五”应该尽力去解决的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比如教师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学生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管理者则要思考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优先支持、保障、服务教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再如学生的思想信念问题,如何培养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英和领袖人才,这事关国家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增强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我们要围绕这样的问题来务务虚、形成共识。实际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障碍,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教育思想讨论不追求会议场次多,不依靠形式吸引眼球,但每一次会议必须是有准备的研讨会,要解决什么思想问题、推进什么工作,一定要具体,有内容、有内涵、有研究、有思考、有收获、有共识,不浪费老师们的宝贵时间。每个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梳理一下,明确要解决什么思想观念和育人实践问题,能解决一两个突出或重要问题就很好。这是一次思想讨论,希望每个华农人都能静心思考和回答“我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哪些改进性的工作”,真正在教育思想讨论中有触动、有收获,进而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协同创新出成效。改革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已经有了联动机制,各人才培养单位的本科、研究生、学工等方面也要协力同心,形成合力,逐一落实。我相信只要教师、学生和服务与管理工作者力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取得实际成效。
以上是如何做好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聚焦”工作几点要求。下面我再就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现阶段要重点树立的一些观念,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谈一下开展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校本背景。
高等教育因何而“高”,大学因何而“大”?这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回答的问题。我觉得,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是要启迪智慧,培养能高瞻远瞩,引领未来的人才。大学之“大”是在“大师”追求“大学问”的环境和氛围中培养有远大抱负、伟大理想的才俊,这样的才俊能够担当大的责任,可以归结为“五大”,即大师、大学问、大抱负、大理想、大责任。
2009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提出了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培养和造就符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勤奋踏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视野广阔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审视各专业是不是按照这个目标定位的,培养的人才与总体目标的符合度如何。从这个目标定位看,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我们学校就是要培养精英人才和领袖人才,我们要有这样的目标、信心和责任。否则我们就没有资格跻身于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就不能说我们为国家和民族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对应精英和领袖人才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我们要思考到底还有哪些不足。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这是底线。但仅仅守住这条底线是不够的,我们的使命是在诚实守信的公民基础上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的现代青年、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领袖人才。这是这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追求。我们的学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华农人勤奋踏实,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与同类院校相比也不错,但从质量跃升的角度来讲还需要大力加强培养。除此以外,从非智力因素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有以下不足,离精英和领袖人才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第一是沟通交流能力不足。一个人再有思想,但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便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要准确地表达出来,然后还要能正确有效地传播,让受众接受。例如转基因问题,除了要让学术同行明白其理,还要用很浅显的语言让大众明白。再比如有的同学连自己的学科、专业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不能不反思。因此我们的专业教育一定要告诉学生,学科专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它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有什么作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科学问题、技术问题跟这个学科专业相关,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要学好这个专业应该瞄准哪些问题。不仅要明白,还有能够跟国内国际的“同道者”交流。
第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又主要表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没有批判性思维就谈不上创新。如果追究培养过程中的根源,我觉得,我们有实践,而且实践体系也不错,关键是实践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的主动性这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我们讲我们有多少院士、多少教授、多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这些是吸引生源的很重要地方,但是学生四年甚至于七年、十多年,体验到了没有?体验到了多少?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就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这些研究资源如果不被学生利用,不引导学生去利用,我们给予学生的是不是不够呢?我过去老说一句话,“视学生如己出”。如果一个学生在这里学了四年,连重点实验室门朝哪边开、大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就很难让他认同这个大学的文化和实力,让他发自内心地崇尚学术,你宣传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对学生就只是一个传说,大家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对这个学校和学科专业满意吗?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学期有个开放周,我举双手赞成,也倡导所有的科研基地这样做。不仅开放,还要贴近学生、吸引学生做好宣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术殿堂的魅力。
第三是领导能力不足。主要是视野不够开阔,缺少思想,缺少精英和领袖人才的风范,缺少独立判断能力,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足,就表现为重“听话”不重“说话”,重“表现”不重“表达”,重“做事”不重“谋事”,重“一隅”不重“全局”。
基于以上几个不足,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他人和社会时就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检讨。学生的自信心源自哪里?我认为学生的自信心源自学校,源自教师,源自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小孩的自信心从哪来的?源于家庭教育,也可以说是家长给的。大学生自信心该谁给呢?老师、教育工作者就是学生信心的源泉。如果学生不自信,思想中庸甚至平庸,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责任。
此外,课程总是一门门开设的,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各种知识的关联,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否则,学了再多的知识,但总是零碎的、离散的、不相关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会受限。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把握知识间、专业间、学科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学会通过严谨缜密的思考、条分缕析的写作来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创新观点。
下面再谈谈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的几个观念。
第一,要进一步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在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这一发展阶段,创新培养模式主要靠协同。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协同:第一是“本-研”协同,重点解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第二是“教科”协同,重点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这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质;第三是师生协同,重点构建适应研究性、探究式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由师生协同完成人才培养这个过程;第四是就是“教、学、管”协同,重点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中学科障碍的突破和“战线”工作的整合。
在四个“协同”基础上,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是核心。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最终落实还是在教师,落实在每一堂课,落实在每一堂课的分分秒秒,落实在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点点滴滴。要坚决摒弃“满堂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落后过时的教学方式,从一年级开始,课堂上和课外都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实践、探索的“自由时空”。如果大学课程还像高中那样组织教学,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方法,其结果就是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最好的教育的时候,给他的却是比较糟糕的课堂,这必然会影响到他后续的学习。不少专业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
当前,我们的教学活动既不“活”又不“动”。教学内容不“活”、方法不“活”、气氛也不“活”。师生互动,往往是为了“问题”而“问题”,为了手段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泛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课堂,老师的PPT和跟过去发黄的讲稿没什么区别,PPT多年不变,内容也不生动,翻页连个过渡语都没有,只是黑板搬个家,教科书搬个家而已。其实,“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列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诸多优点,但是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加大了师生之间现实和心理距离,因此决不能用信息技术来代替直接的接触。频繁的Email往来或QQ聊天,还不如面谈几分钟,甚至一个电话。由于过多地、随意地使用技术辅助手段,师生间现实和心理的距离变得疏远。我以为面对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和信息,每一个老师最大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去分辨信息,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再有就是考试方法的改革,要尽可能减少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验证和模仿能力,要加强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效能的评价要从一次性终结考试转变为过程形成性的考核,这方面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改。
第二,要进一步树立学术育人的观念。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就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过程,因此,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体验机会和环境,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
校园应该是一个为探求未知而创设的场所,让每个学生身处其中都能感受到周围一切之间的特殊联系,华农的菁菁草地与公园大草坪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是为探究学术、学习服务的,有着学术的浸染。
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是不是以研究为基础。“以研究为基础”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它要展现探索过程,探讨在面对过程中的多样选择时如何正确选择,它最终要说明原理、揭示规律、接近真理、解决问题。重要的是通过探索过程给学生一个剖析,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要反思课堂上的PPT是不是为此而展现的,我们的实践环节是不是这样设计并完成的。有些课程是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论证,这其实并不符合科学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反过来,先提出问题,然后条分缕析,再现解决过程中的多种可能和结果,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智。老师最重要的是启迪心智,打开视野,启发思路。创新的灵感或思想的火花很有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才会闪现。
我们的国家教学名师王石平教授在生科院教育思想讨论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实验与探索”,这就是研究型学院、研究型大学的名师教学理念,我们的认识就是要达到这个水平。如果实验课主讲老师不到场,安排几个研究生去讲;如果研究生教育让几个博士生生去“指导”一帮硕士生,这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吗?如此“本-研协同”不是我们倡导的。各个学院要努力地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科研体验机会和环境。所有的科研场所,都应同时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和环境。只有这样的大学,才叫研究型大学,才符合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征。所以崇尚学术、学术育人要贯穿教育教学的全程,这是我们需要花很大功夫去转变的观念,并且要落实到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
通过科教融合,实现实践创新,也是学术育人所要求的。学术育人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所要求的,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一以贯之的学术育人可以培养精英和领袖人才所必需的优秀品质与精神,这就是为什么说大学就是研究学术,造就人才的原因所在。因为在学术研究、师生探讨的过程中,老师在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学生的为人和为学,长期耳濡目染,就会促进其为学和为人的统一。
第三,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探索和知识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将学生带到学术和思想前沿,让最新科研成果进课堂。
课堂不能只是简单的讲授,教学过程应该是交流的过程、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整个探索的过程。如果做不到这点,教学无异于空洞说教。学校有优裕的资源,我们要努力将学生带到良性的成长和发展轨道上去。这里我想强调两句话:一是要将学生带到学术和思想前沿。二是要让最新科技前沿成果进课堂。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唯如此,学生的视野才能开阔,学生才能够参与讨论,才能够自由地探索未知的世界,进而感受其中的探索之美。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们都很注意对大一新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并教会学生应如何学,这是一种有效的导学,这种形而上的导学教给学生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建议老师们看看世界一流大学的视频公开课,这样我们会更有紧迫感,因为再不改进,学生会选择逃离课堂,跑去与世界一流大学“同步”去了。
第四,交流与合作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应该贯穿教育教学全程。
课内和课外,全时空都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既然是交流,它的基本前提就是平等,不管是老师或学生,是领导或群众,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人都是平等的。第二,讨论交流是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因为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问题,弄清问题的本来面目。这是共同的目标,所以不存在谁说谁听、谁输谁赢、谁胜谁负,因为讨论交流不是辩论赛。
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知识交流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还是得回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来,回到每一门课上来。从一年级开始,每一门课都要努力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效地迁移学习效果的能力,这是教师要努力做到的。从新生开始,每一门课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每个课堂都要进行一些交流训练。换句话说,每一门课都要通过内容、方法的改革,来给学生安排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机会,甚至是明确提出这样的作业要求。论文的写作也应如此,应该按照论文的规范要求来训练。课程考试、各种考核中,学生的写作和分析能力也要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换句话说,学生所有的成绩都应该反映其对内容的掌握和表达这两个方面的水平。我特别要强调说明和分析的能力,还有表达时的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此外,常规的口头和书面练习要作为增强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很重要的方面来加以重视。无论课内外,老师的引导极其重要,让学生自己在那里“玩”是不合适的。
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所有的老师都有责任,如果师生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那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就会随之提升,这也是精英和领袖人才所必需的。
第五,学习是基于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过程。
这点主要是针对学生讲的,即学生应该从接收者向探索者转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接收知识向探索知识转变。学生一定要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靠谁去发现?靠学生,更具体地说是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这样,学生就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既然是探索者,那么也就是主动者,也必然是团队成员。
第六,管理要坚持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结合,创新体制机制。
“刚性”指的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是有标准的,大学的质量标准永远是刚性的。高标准,严要求永远是办学的真谛。这就是说,大学的质量标准一刻也不能放松。但是从服务的角度,就是所说的“人本”的问题,要柔性管理。这两者并不矛盾,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严要求就有人说会导致管得死,我认为这两者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严”与“宽”、“活”与“死”是对应的。我们要剖析“管得死”的真正原因和机制上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这个生命成长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和大学人相聚,我们该做什么?无外乎为他们提供阳光雨露、清新空气和合适的、最有利成长的土壤,这样使他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成才。如果像园艺师那样统一定型修剪,结果就可能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我们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定向施肥”。这是从尊重和珍视鲜活的、独立的人这个基本层面上来讲我们应该做到的。关于这个问题,忠云书记4月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专题研讨会上作的讲话,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说得很透彻,希望大家结合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再进一步领会。
因为时间关系,就谈点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以冀大家共同思考。总之,希望教育思想大讨论集中阶段大家能够聚焦主要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管各方面能够将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化并见诸于人才培养过程,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的改革,培养能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重任的精英和领袖人才。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