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jwc@mail.hzau.edu.cn
  bet365vip的主题是“实践 创新 融合 提升”。即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构建和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详细

人物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物访谈
李崇光:激发师生的才智和潜能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重要使命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     文章来源:

目前,学校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如何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在此谈几点的体会。

一、调动和发挥师生的最大潜能,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的重要使命

中西方在大学教育使命和职能认识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和职能。人才培养使命是通过大学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直接承担者,大学文化的营造者和传承者,也是大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推进者最大可能地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才智和潜能是大学管理的重要使命。只有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条件,最大可能地激发出教师最大的工作激情和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师生共同创造出一流的教学,大学教育才将是成功的教育;只有教师和员工自觉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得到的提高。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大学章程中明确提出:“大学致力于澳大利亚和全球的利益,无论是我们的员工还是我们的学生,无论他们具有怎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都要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其潜能”。

基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职能,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创造一个能最大可能调动和发挥师生才智和潜能的环境和文化,使教师们热爱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忠云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关心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我校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尤其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有优良的传统。有的学院对新教师实行工作量考核的减免保护、老新教师教学传帮带等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在每年的校教学督导员会议上,我们都要请求老专家们在听课中保护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指点但不挑剔他们的缺点,更主要是找出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讲好下一节课,在今后教学生涯中健康成长。学校正在探讨出台新的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使那些从事基础课教学成绩突出的非基础课学院的教师也可评定教学型教师职务,这正是为那些适合于教学的教师量身定做的鼓励性发展性政策措施。

公平公正竞争机制是大学激发教师创新的基础。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每年都要对教师和员工进行教学工作评价。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倡导这种评价应是发展性的评价。评价目的不在于刻意寻找教师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而重要的是发现教师和员工的才智和潜能,据此鼓励并参与为他们制定发展计划,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快乐工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学并非慈善机构,它需要有公正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绩效考评制度,否则就不会有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人们常提到普林斯顿大学安德鲁·怀尔斯的案例。安德鲁1985 年升为正教授后九年基本没有文章发表,九年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费马大定理难题,获得了数学界最高奖-菲尔茨奖。这一方面反映了普林斯顿大学宽松的学术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安德鲁九年仍在勤奋工作,普林斯顿也始终没有停止对他研究的制度关注。怎样使公平竞争和宽松环境得到统一,教师工作激情得到激发,这是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

学生是大学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觉参与教学,与教师一起创造一流的教学,并从中收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章程指出“大学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基于研究的高质量的教学,有责任确保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受益于基于研究的教学、融知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学习环境的熏陶”(赵菊珊,新西兰重点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践及其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7.5)。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创造最有利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积极参与教学,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健康成才。

二、良好的支持教学的文化是保证大学一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良好的重视和支持教学的文化。康奈尔大学的战略规划纲要(2010-2015)提出:在所有的学术单位创建持续有效支持教学的文化。在我校,也应培育和形成重视和支持教学的文化,这种文化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神圣”的文化。没有教学,大学就不是大学;削弱教学就削弱了大学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大学传授知识、文化、精神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大学教学通过大学讲台以及学术平台,体现大学自由与创新的灵魂、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大师们文化与知识传承的风采,因此教学是神圣的。这种神圣不会因为大学其他职能而削弱,例如,它不会因为教学承担者其他非教学任务受到冲击,包括停止或变相停止教学等等。这是古今中外高水平大学无一不尊崇的理念。教学是神圣的,因而承担教学是大学教师神圣的职责,尤其是为本科生上课是教师的天职。美国大学教授需要上本科的课程,每学年要完成四门课程的教学,如果因出国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全部教学工作量,他必须用自己的科研费聘请其他相当水平的教授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穆怀中,美国大学教师的工作活力与职业信念,2004);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特教授获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后第二天几千封请求采访的邮件蜂涌而至,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首先接见他,在交谈中,他告诉总理:“12点了,我该去给学生上课了”;法国路易?巴斯得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兰西科学院马利?雷恩院士每周给学生上课4-5小时,可见,教学神圣深入世界一流大学教职员工灵魂。

遗憾的是在中国一些大学,部分老师和管理者还缺乏教学神圣的观念。有些教师也不以教学为荣了,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也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一些教授不用心教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研项目和经费在教师职务晋升和收入分配中占比例过大。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纳入职务评聘办法,教授给本科生教学要成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制度”。重塑教学神圣的观念,形成领导关心教学、教师重视教学、经费倾斜教学、政策支持教学的氛围,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大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任务。

二是“教师崇高”的文化。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文化,因而需要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教师教书育人,需要品德高尚,为人师表;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需要具备自由、民主和创新的精神;教师是科学的探索者,需要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和寂寞;教师直接面对青年学生,需要青春、激情和活力。教师的言谈、举止、形象、气质、态度、情绪、情感以及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影响到教育对象的一生。而教师所有内在的思想和外化的行为交织融合在一起,就会以文化的形式体现出大学的精神和文明。大学营造的尊重教师和教师自我约束的文化,即是“教师崇高”文化的具体体现。

作为教学管理者,我们要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作为教师,我们更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今年6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院长贝克博士辞去了院长职务。原因是他610日在对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毕业生毕业晚宴上发表的演讲中,引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Atul Gawande博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部分演讲内容,但没有能够指明所重复演讲内容的出处。为此,贝克院长向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全体学生发了公开的道歉电子邮件和书面致歉信,还通过电话向Atul Gawande博士道歉,Atul Gawande博士对自己的发言能被贝克院长引用感到荣幸,没有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冒犯,但贝克院长主动向阿尔伯塔大学校方报告了这一事件,并申请辞职。贝克院长的道歉和辞职行为维护了教师神圣的形象。古往今来,对教师的美誉有很多很多,这种美誉有赖于每个教师努力去维护,教师神圣的文化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和管理者努力去传承。

三是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文化。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家、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教学重要还是科研重要?最近,邓秀新校长提出了钟形曲线理论,我觉得可以较好解释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问题,尤其是“发展中的矛盾要靠发展来解决”的观点,对于我们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性。我校正向研究型大学迈进,像国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一样,科研和教学融合是必然的趋势。洪堡大学最早提出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学校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教学和科研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未来的改革我们需要更多的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形成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文化。没有教学,大学就没有生存的理由,不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不能称之为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只能是局限于教科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授者也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样也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文化讲的是教学和科研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然,目前教学职能相对稍显薄弱,但在未来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和改革中,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观念的更新,资源配置的改善而得到加强。我们现在急需培育和形成的是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文化,当前科研部门与教务部门共同创建人才培养科教基地以及我校提出的“三早”实践育人模式正是这种融合的尝试。

三、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引领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

我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希和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多次提出,华中农业大学应在引领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也有一些成绩。例如,去年以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多个场合表彰了我校的“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该模式在《教育部简报》进行了专题报道,而且,“三早”模式在即将发布的“教育部30条”中也有所反映。但是,怎样才能在引领高等教育农业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我校一流的教学和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还必须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在培养途径、教学方法、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一,推进“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也是我校百年优良传统的一脉相承。从19世纪90年代末张之洞创办湖北农务学堂所倡导的“手脑并用,知行合一”、20世纪40年代湖北省立农学院时期“具备科学之头脑,农夫之身手”、“勤读力耕,利己达人”;到90年代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的“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科教融合、学术育人”育人模式是学校“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的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模式中的具体化。“科教融合、学术育人”,一是营造崇尚学术的文化氛围;二是教学中反映学术与科研前沿问题和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三是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无论理论课、实验课还是实习课,都能打上研究的烙印;四是本科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过程。

第二,加强文理基础教育和交叉学科教育教学,开展双专业交叉培养试点。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理、工、文、艺的融合。70年代末,我校陈华癸院长明确提出了“文理交融,农理结合,知行一致,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文理基础薄弱,特别是数理化、文史哲、外语等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制约。加强文理基础教育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考虑行业发展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文理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专业口径过窄,缺乏跨学科教育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又一制约。康奈尔大学一组主修专业课程只有几门课,学生可以修读多个主修,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跨学科的课程涉及较少。今后我们将在全校更大范围内开放校内辅修,鼓励学生基于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交叉学科专业修读,推行部分院系双专业交叉培养模式试点。

第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育人,推进农科教融合基地建设。中国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普遍担忧,人才培养质量下滑最主要的表征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其首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的薄弱。从我校来看,实践教学仍然是本科教学的薄弱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念比较普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要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方案,进行系统构架;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要加大,实验实习内容需整合,实习环节考核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农科教融合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建设等等。

第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一方面要放眼世界,吸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和经验,按照国际标准办学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开展与国外大学实质性的教学合作。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访学,大学生联合共同培养等等。

第五,重视学生“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将学生自主学习纳入对学生教育和培养的整体计划。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等是主要形式,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重视不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非传统形式的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世界一流大学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被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另一方面,学校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建立专门的学习中心,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场所设立教室以外的“非正式化学习空间”的座位。如悉尼大学2009年有这样的座位1000个,2011年达到4000个,2014年计划达到6000个。支持这些空间的是遍布校园的无线网络和虚拟计算机终端以及方便的食品供应与休闲设施。学校超过70%的课程建有课程学习网站,通过网站将正式学习与电子学习结合起来,还有5%的课程完全通过网络或远程学习。这将是未来我们教学与学习模式改革的方向。

今后,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新时期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秉承传统,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实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校有很多长期坚持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制度,如领导干部听课、教学巡视员和学生信息员、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学质量奖评选、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要继续坚持。为保证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一,严格管理,以制度保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潜力发展。严格管理是我校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严格管理体现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建立上是完善的、没有纰漏的;在制度与规范的执行上是严格的。无论是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管理、考试管理、实习管理、学籍管理,没有严格的管理,教学秩序就不能很好的维护,就不可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较高的淘汰率是国外一流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保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年本科生毕业率在48%左右;加州理工学院6年毕业率在60%左右,而相比之下国内高校淘汰率是比较低的。因此有人提出了降低毕业率的观点,我认为目前看来,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限制,高淘汰率在国内大学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严格管理,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潜能,培养学生勤劳、刻苦、诚信的品德和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第二,科学管理,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二是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本科教学评估意见提出,建立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教学评估制度。我们将建立教学状态监控与预警机制,实行教学工作状态数据通报制度,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开展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促进使教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第三,人性化管理,促进师生自由全面发展。教学管理首先是为师生教学服务。学校要在现有资源下尽可能为师生发展和成长创造条件。未来将探索和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包括扩大转专业学生比例,扩大校内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试行大类招生培养,部分学院开展学生自选专业试点;试行导师制,再如为兼顾教师科研教学双重任务,教学任务安排实行“轮班制”,一个学期专注于教学工作,另一学期专注于科研工作,等等。这些工作学校将逐步推进和完善。

 

 
 CopyRight@2005-2012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电话:027-87282023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